秦敢代表:
您提出的關于“關于驅動數字賦能,開拓鄉村振興新路徑的建議”的建議收悉,現答復如下:
一、搭建數字農業平臺
近年來,我縣加快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,構建起覆蓋多領域的數字化管理平臺體系,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2022-2023年間建成泗陽縣智慧漁業大數據平臺、泗陽高標準農田數字化中心等平臺;2024年建成泗陽縣智慧冷鏈信息化平臺、稻麥全程貫通數字化特色產業鏈管理等平臺。這一系列數字化平臺的建設,不僅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的轉型,也借助數據要素激活了產業潛能;既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,也為縣域農業現代化發展樹立了“泗陽樣板”。
二、推進數字政務惠民
隨著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深入推進,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,我縣數字化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。作為全省重點鄉鎮之一,新袁鎮深入推進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改革,不斷推進“網上辦、掌上辦”,構建現代化政務服務應用場景,全力拓展數字強化“一網通辦”、創新智慧辦事服務、數字政務“下鄉進村”,讓群眾辦事更方便、更高效。一是大力推廣“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”辦理。聚焦鎮村二級政務服務常辦事項,涵蓋醫保、人社、民政等5家單位的30余項便民服務事項,通過加強平臺建設、系統整合、數據互通等方式,實現所有事項一平臺辦理,實際辦理時限壓縮80%,群眾辦事滿意率顯著提高。二是進一步推行數據共享“免證辦”服務。為順應數字化政務服務趨勢,積極探索數據共享模式,通過整合各職能部門信息,打破部門之間數據壁壘,通過“蘇服碼”“蘇證通”等方式,為企業群眾推行掃碼“免證辦”。搭建長三角“一網通辦”虛擬窗口,積極運用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手段提升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水平,為行動不便、孤寡獨居等特殊群體提供貼心暖心服務,推動更多惠企惠民政策“免申即享”。三是加大政務服務網辦、掌辦、自助辦推廣力度。依托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平臺,科學布點政務服務通用自助終端機,持續推進政務大廳智慧化建設,實現城市社區政務通用自助服務覆蓋率100%。聚焦老年人、殘疾人等特殊群體,組建“超級代辦員”服務團隊,并配備AI智能問答助手,通過智能引導、主動問詢、迎前服務等方式,不斷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,提升政務服務溫度。
三、打造智慧工業體系
一是夯實“智改數轉網聯”發展基礎。根據《泗陽縣5G網絡空間布局規劃(2020-2025)》,統籌整合基站資源與新增基站需求,統一規劃各類通信基礎設施的用地布局,積極推動5G網絡的快速、合理建設。目前,泗陽縣已實現5G網絡優質全覆蓋,公共網絡設施服務水平顯著提升,提前完成了規劃目標。截至當前,全縣共建成5G宏基站1172個、微基站308個、室分站226個,共計1706個。有力支撐新袁鎮產業數字化,為智慧農業、農村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提供了高速泛在的網絡基礎,助力鄉村產業轉型升級。切實增強鄉村治理效能,為鄉村網格化管理、平安鄉村建設、應急指揮調度等提供了高效通信保障,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。二是加快5G工業網絡應用。推動工業企業設施設備升級改造與“智改數轉網聯”,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,“以點帶鏈”深化行業應用,引導企業“上云用平臺”,深入開展5G網絡建設與應用推廣。目前,全縣已有5家企業完成5G工業網絡建設,并成功應用至生產作業、生產管理、運營管理等環節,后續將加快網絡建設在新袁鎮的應用。三是加快“智改數轉網聯”賦能企業。深入推進智能制造進園區、進集群、進產業鏈,全面摸排企業智能化改造需求。近年來,高質量開展361家企業智能制造診斷服務,促進產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方向攀升。
四、培育數字鄉村人才
我縣積極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,定期組織大戶參加智慧農業培訓、電商直播培訓、農民手機應用培訓等課程。依托新袁數字產業園、安之韻農業科技示范園等農業示范載體,構建“觀摩實訓+技術幫扶”的培育體系,強化高素質農民培育與數字農業產業發展深度融合。全年組織20余場次專題觀摩活動,通過“田間課堂+智慧展廳”的沉浸式教學場景,向1000余人次種植大戶展示物聯網精準管控、水肥一體化等數字農業技術應用,有效激發傳統農戶的數字化轉型意識。
泗陽縣數據局
2025年7月28日